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困惑、塑造积极心态的重任。为此,我们六年级三班于2023年4月18日下午两点,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共同举办了一次“拥抱阳光心理”的主题班会活动。此次班会以增进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为目标,旨在帮助每一位同学学会面对压力、情绪波动及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一、班会准备阶段
在正式开展班会前一周左右,李老师首先组织大家通过讨论的形式共同确定了活动的主题与目标。随后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请心理科组的王老师进行指导和建议,最后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与此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分工合作准备相关的演讲稿、PPT、游戏素材等。此次班会得到了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二、班会活动流程
1. 活动开场:李老师首先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游戏环节:“心灵传递”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们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班级氛围的建设;
3. 情境讨论:“我是小小心理医生”。学生们根据给出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其同理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分享:王老师讲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 互动问答:现场解答同学们关于心理健康的疑问;
6. 心语分享:“我心中的阳光”创作活动。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或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促进情感的抒发和释放。
三、班会实施过程
14:00—14:30 “心灵传递”
李老师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组成员围坐成一圈,依次传递一个装有彩色纸条的小盒子。拿到盒子的同学抽取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一个词语或短语(如“笑一笑”、“哭一场”等),并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最后由各组代表分享该活动的体验和感悟。
14:30—15:00 “我是小小心理医生”
每位同学轮流上台扮演一个情境中的角色,随后需要其他成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这一环节锻炼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大家更加了解彼此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15:00—16:30 知识分享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围绕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讲解,并提醒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寻求帮助。此外,他还提供了几种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16:30—17:00 互动问答
李老师邀请同学们提出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疑问或困惑,由王老师一一解答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17:00—18:00 心语分享
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一份白纸和彩色笔。他们被要求画出或写下自己心中的“阳光”,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事、物或是抽象的概念。最后,同学们将这些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班会总结与反馈
18:00—18:30 李老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关注自己及身边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他也表示将定期举办此类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
20:00 班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五、活动效果与后续跟进
通过本次“拥抱阳光心理”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们不仅增进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学会了如何有效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也更加懂得珍惜友谊、尊重他人。为了巩固此次学习成果并帮助学生持续进步,我们计划在未来几个星期定期组织类似活动,并邀请更多专业讲师参与进来。
六、班级心理委员小结
此次主题班会对于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奠定了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回顾和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也为未来开展类似主题班会有益参考。